close

最近...
幾乎打開網頁或報紙
三天兩頭都有xxx裁員...緊縮預算...失業...等相關報導...
我想...就算是心不慌的人
也很容易因為這樣心情受到波動...
這樣的情況
讓我想起了一本書

<<當和尚遇到鑽石>>

這本書當初是一個朋友送我的
後來~我又買了三本送人!
曾有一段時間
它是固定在我包包裡
不定時的被拿出來溫習...

其實,嚴格講起來,它在書店是被分類在"宗教類"
而且的確,書裡講的是佛學裡“空“的概念與應用

作者不但是佛學博士,同時也是國際鑽石行業的高階經理人
一邊是修行者,同時也是最奢華的行業經營者...

青蛙會連想到這本書
是因為書中其實有舉例到~
如果一般企業遇到不景氣或是不賺錢,第一個反應,都是裁員或緊縮各方預算甚至縮減員工福利...
這些舉動,往往不是最佳的良方~

【事件的本身,沒有好壞對錯!感受度而已!】
當大家感受到“不景氣耶!少花錢好了...“  或是“現在不適合投資“...
很多時候,並非切中問題的本身,而只是企業主或是個人的感受度...
感受度有多層面,社會觀感、周遭人事物的發展、人云亦云等等...
但是事件的本質,卻是要一顆客觀明理的心去面對!

舉例來說
“不景氣“是大環境的氛圍...也是正在發生的事!
但是每個人的感受度不一樣...
健保局員工:不景氣?也是啦!今年“才“領3.6個月...
中油員工:恩~還可以!有4.8個月
電視台員工:有沒有年終還不知道...
夜市小攤:看人潮就知道...
算命攤:恩...大發利市...
幾家歡樂幾家愁
但是事件的本身,並無好壞對錯!它只是“事件“!
如果能夠撇開感受度的影響
去正視“事件“,才有可能找到解決之道...

“為什麼裁員會裁到你?不夠認真?被利用的價值不夠?重要性不夠?平常太混?“
“為什麼生意會不好?怪罪於大環境還是你的經營方式沒有隨著應變?“
“為什麼要裁員?平常太浪費人力?部門效能沒發揮到極致?更賺錢的方式是用節流來凸顯?“

看透問題的本身!這就是“空“的含意~我的解讀是如此!

一直以來,朋友都覺得我悲觀...
因為我老是設想一些不好的角度
我常笑笑的說:對呀!我是悲觀了點!
其實我是懶得解釋...
我常提醒自己“空的本質“,最好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目的就是為了讓我自己以平常心去面對與解決問題
當然調整的過程不免在過度自信與過度自卑中徘徊
好處卻是自己的心態隨時都抱持著;我已經盡了努力了,真的不行我也沒辦法!
壞處是常常活得過於嚴肅...有時候甚至自找麻煩...然後...有點偏激﹦﹦“

我不玩股票!
但是我常有個疑問...
人說 :股價跌!富豪瞬間損失數十億...
錢呢?到哪裡去了?
所以我推論
經濟泡沫化,來自於不切實際的“價值“哄抬
明明沒那個價,卻被人的期望值所影響,認定有那個價值
然後一個企業體倒...連鎖反應,人對市場沒信心,結果所謂的股市崩盤就發生...
但是以“空“的概念去觀看,卻發現...阿就本來沒那個價呀!不過就是買賣一個期望值與信任度...

經濟學者簡單的開宗明義
“經濟!就是供給與需求!“
實質的供給與需求平衡,被資本主義的價值觀亂到一個極致,就容易泡沫化!
因為那些都是假的啦!
所以企業體遇到這樣的窘境
或許該思索的是體檢整個龐大體系出現的問題
而不單單只是單純的“沒尾牙“、“裁員“、“取消xx津貼“
如果一個健康的企業體
根本不怕!
因為人員與部門已經發揮最大效益,剩下的就是順應時事與市場需求的經營策略!

人要不要怕失業?
要!但是是隨時都要!跟大環境不好無關,而是你對自己的要求與檢視!
先不要問公司給你什麼,先問你替公司解決了什麼!

剩下的...
就交給時運吧!


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sunl 的頭像
    vinsunl

    V筆記

    vinsun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